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倪晓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喉镜检查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喉镜检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有助于提高咽喉早癌的检出能力。喉镜检查可为头颈部肿瘤的T分期提供重要信息。此外,喉镜检查在监测治疗反应、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或评估声带运动和吞咽功能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是头颈部肿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本研究对喉镜检查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意义进行系统总结,以提升我国喉镜的临床应用水平。
  • 论著
  • 论著
    刘冬梅, 郭梦雨, 费冰, 李永伟, 刘莹, 任彦颖, 刘心伟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生物膜形成的作用,为KP相关感染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结晶紫半定量法观察不同浓度黄连素对KP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1/8最低抑菌浓度(MIC)、1/4 MIC、1/2 MIC黄连素对KP的Ⅰ型和Ⅲ型菌毛fimA、fimH、mrkA、mrkD、fimK、mrkH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生物膜总量随黄连素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fimA、fimH、mrkA、mrkD、fimK、mrkH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连素有效抑制KP生物膜的形成与下调KP的Ⅰ型和Ⅲ型菌毛结构基因fimA、fimH、mrkA、mrkD以及调控基因fimK、mrkH的表达有关。
  • 论著
    邢炎华, 张建, 黄壮壮, 王程, 李炜, 刘峰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补气通络颗粒抗心血管疾病(CVD)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ADME活性筛选、靶点预测、网络构建、蛋白互作(PPI)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分析,利用分子对接(Sybyl-X软件)技术验证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结果 补气通络颗粒中已鉴定的72个化合物中15个具有良好的ADME性质,这些潜在的活性成分中,共10个成分及其对应的26个靶标与补气通络颗粒抗CVD的活性密切相关。通过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对网络进行分析,共获得4个关键化合物和3个关键靶标。此外,在对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时,共获得7条与抗CVD相关的通路。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改善血液循环是补气通络颗粒抗CVD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分子对接实验表明筛选的关键靶蛋白和对应的活性成分对接良好。结论 补气通络颗粒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机制发挥其抗CVD活性。
  • 论著
    林庆军, 杜丽, 林燕晖, 林燕纯, 陈业晞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围绝经期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骨密度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alpha,MIP-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围绝经期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TSH治疗剂量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55例。治疗后观察评估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TSH、T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MIP-1α、钙、磷及骨密度水平。结果 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27%,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0.91%(P<0.05);治疗后,两组TSH水平明显下降,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FT3及FT4水平均上升,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血清Tg、CEA及MIP-1α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钙、磷及骨密度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的TSH抑制疗法相比低剂量的疗效更好,能更有效地抑制患者TSH的分泌,间接降低血清Tg和MIP-1α水平,且两种疗法均对患者的骨代谢不产生明显影响。
  • 论著
    张恒, 李康宁, 董海峰, 郑英斌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LY294002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RK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Akt在CR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培养人CRC RKO细胞,并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阴性对照组(DMSO组)和阳性对照组(LY294002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分析LY294002对人CRC RK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分析检测LY294002对RKO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通路中关键分子p-Akt、Akt、Bax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中p-Akt显著上调。CCK-8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比较,LY294002组RKO细胞存活数减少(P<0.0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比较,LY294002组RKO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LY294002组RKO细胞中p-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 LY294002可以通过 PI3K/Akt通路抑制RKO细胞增殖,促进RKO细胞凋亡。
  • 论著
    崔鹏翔, 杨凯华, 周绮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腹部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6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腹部 MRI 平扫、多弥散敏感系数(b)值IVIM-DWI扫描,分析腹部良恶性肿瘤的IVIM-DWI参数,并对参数敏感度、诊断界值、特异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4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良性成熟畸胎瘤20例,肝血管瘤10例,节细胞神经瘤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4例。6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神经母细胞瘤30例,肝母细胞瘤14例,肾母细胞瘤10例,淋巴瘤8例,未成熟畸胎瘤、横纹肌肉瘤、肾透明细胞肉瘤各2例;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儿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儿表观弥散系数(ADC)、真实弥散系数(D)值高于恶性组(P<0.05),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值低于恶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诊断良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D、D*值。结论 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良恶性鉴别的IVIM-DWI参数中,ADC值的AUC、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小儿腹部实体肿瘤良恶性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 论著
    张学辉, 林玉兰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心衰(HF)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及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3例CHD合并HF患者,采用直接测定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HDL-C、CRP水平。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心功能分为Ⅰ~Ⅱ级、Ⅲ级、Ⅳ级;所有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的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易损组和稳定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血清HDL-C、CRP水平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HDL-C、CRP水平与CHD合并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DL-C、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DL-C比较:Ⅰ~Ⅱ级>Ⅲ级>Ⅳ级(P<0.05),CRP比较:Ⅰ~Ⅱ级<Ⅲ级<Ⅳ级(P<0.05)。易损组血清HDL-C水平较稳定斑块组低(P<0.05),CRP水平较稳定组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易损斑块呈负相关(r=-0.758、-0.788,P<0.05),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易损斑块呈正相关(r=0.883、0.862,P<0.05)。结论 CHD合并HF患者血清HDL-C、CRP水平与其心功能分级及易损斑块的发生紧密相关,血清HDL-C水平越低、CRP水平越高,心功能受损程度及斑块易损风险越高。
  • 论著
    徐辰, 强晓军, 张大鹏, 徐鹏, 王静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融合术组和减压术组,融合术组予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减压术组予以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检测2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腰椎功能相关评分及疼痛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评分(VA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腰椎功能(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 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优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 临床经验
  • 临床经验
    张沛, 杨木强, 赵蕾, 李利霞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行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的价值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食管ESD手术,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试验组实施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对比两组基线特征、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意识状态、麻醉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对照组T1、T2与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均低于T0时(P<0.05);T1、T2与T3时,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SpO2指标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2h、12h 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术后2h,且试验组术后6h、12h OAA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和睁眼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食管早癌患者行食管ESD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 临床经验
    黄钰萍, 丁江涛, 范辉, 王亚民, 王小红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使用胸腺肽α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抑制酶原活化、补液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比较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胃肠损伤评分(AGI)分值、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比较两组30d内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APACHEⅡ、AGI分值、T 淋巴细胞亚群、CRP、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AGI分值、血清PCT、CRP、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内毒素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0天,观察组APACHEⅡ、AGI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计数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天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显著提高SAP患者疗效,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及炎症反应程度。
  • 临床经验
    贾琳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脓毒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对其血清脓毒症标志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施以单纯新活素治疗的对照组(39例)和施以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的研究组(39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脓毒症标志物、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SOFA评分、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sCD14)、人可溶性CD163分子(sCD163)、肌钙蛋白I(cTnI)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脓毒性心肌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其预后,尤其在降低血清脓毒症标志物、心肌损伤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 临床经验
    张新迪, 袁盼盼, 周萍, 李昉, 姜建兰, 李凡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内膜息肉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A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33例(B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冷刀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性生活质量。结果 A、B组比较,A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多于B组(t=3.62、3.50、3.10,P<0.05),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经期短、子宫内膜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04、2.92,P<0.05);与术前比较,A组性欲望、性唤起、阴道干涩、性生活满意度有明显改善(t=2.09、2.03、2.11、2.05,P<0.05),B组性欲望、性唤起、阴道干涩、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37、2.02、2.06、2.38,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微创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上的保育优势更为突出,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小,尤其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 临床经验
    周斌, 鲁商常, 岳德亮, 方孟园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LARG)治疗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应激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2023年4月40例AGC患者资料,按手术方案分成两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ORG)的20例为A组,行D2式LARG的20例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皮质醇(COR)、游离甲状腺素(FT4)]、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水平、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切口总长度、手术耗时与B组相比更短,术中失血量与B组相比更少(P<0.05);A组术后1d、3d血清FT4、COR、FT3水平与B组相比更低(P<0.05);A组术后1d、3d CD3+、CD4+、CD4+/CD8+水平与B组相比更高(P<0.05);A组进流质饮食、离床活动、住院及肛门排气时间与B组相比更短(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B组为30.00%(6/20),两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ORG治疗AGC患者,应用D2式LARG治疗能进一步优化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减少并发症,且对机体应激代谢及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 临床经验
    方荣金, 吴清龙, 李超, 赵松涛, 黄一亮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前列腺体积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HoLEP治疗的120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资料,根据前列腺体积不同分为大体积组(体积>80mL)和非大体积组(体积≤80mL),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大体积组的手术时间[(72.9±13.1)min vs (62.6±12.8)min]较非大体积组更长,手术出血量[(76.9±28.3)mL vs (61.2±23.4)mL]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2.8±4.8)h vs (21.7±7.7)h]、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0±0.9)d vs(3.8±0.8)d]、术后住院时间[(5.2±0.9)d vs (5.0±1.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体积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IPSS评分[(25.1±3.7)分vs (5.1±1.6)分]、QoL评分[(4.7±0.8)分vs (1.3±0.7)分]、Qmax[(7.6±2.3)mL/s vs (20.3±4.4)mL/s]及PVR[(167.9±134.4)mL vs (29.5±17.3)mL],非大体积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IPSS评分[(24.5±2.7)分vs (5.6±1.3)分]、QoL评分[(4.7±0.7)分vs (1.5±0.8)分]、Qmax[(8.0±2.3)mL/s vs (19.6±4.0)mL/s]、PVR [(152.6±123.4)mL vs (28.4±14.7)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体积组手术时间较长及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与非大体积组相当,不同前列腺体积高龄高危BPH患者均可采用HoLEP治疗。
  • 临床经验
    孔存帅, 孙德超, 王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神经内镜(EN)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并发高血压(HTN)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3年3月我院92例TBI并发HTN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接受EN微创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A组,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质过氧化物(LPO)、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炎性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及住院用时相较于B组更短,血肿清除率相较于B组更高,术中失血量相较于B组更少(P<0.05);A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相较于B组更低,GOS评分相较于B组更高(P<0.05);A组术后3个月血清NSE、LPO、GFAP水平相较于B组更低,血清PCT、hs-CRP、TNF-α水平相较于B组更低(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B组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经EN微创手术治疗TBI并发HTN患者更有助于优化手术指标、保护脑神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同时还能进一步缓解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医学技术
  • 医学技术
    郑垚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真菌性病变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总结肺真菌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近一年内治疗的7例肺真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资料,组织切片经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7例患者中,临床及影像学无法明确诊断,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联合病理诊断为肺部曲霉菌感染3例,毛霉菌感染3例,隐球菌感染1例。其中5例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例为新冠感染转阴后患者,1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治疗后患者。结论 病理检查与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明确真菌的种、属,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明确依据。
  • 医学技术
    高畅, 倪斌, 陈芳辉, 魏桂林, 郭春钰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院4种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的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TDM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测定1 623例次癫痫患者血药浓度,并分析结果。结果 监测的1 623例次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的有886例次,占比54.59%,低于治疗范围571例次,占比35.18%,高于治疗范围166例次,占比10.23%。结论 对于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促进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黄润生, 陈春燕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退药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采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PIVAS的退药单共461帖。统计2020全年的每月退药率、退药病区、退药种类和退药主要原因。结果 2020全年我院PIVAS共计收到输液医嘱7 083帖,其中发生退药461帖。PIVAS每个月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退药,其中1月份、4月份、9月份的退药率最高;排在前3位的退药病区分别是ICU(18.66%)、儿科(18.34%)和妇产科(15.62%);退药率排在前3位的药品种类为抗生素(14.32%)、电解质(14.10%)和成品(12.80%);患者出院未及时暂停医嘱、患者死亡或转科室或转院、更改诊疗方案等是导致PIVAS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改善PIVAS退药管理制度,强化药师和医生的用药知识水平,加强医生、患者与药师间的沟通,可一定程度降低退药率。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黄奉毅, 付显芬, 李小荣, 冉茂林, 冉红芬, 高佳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DRG付费将是大势所趋,新的医保支付模式下,医保部门将对“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产生费用不予支付,医院向“价值医疗要效益” 而提质增效降本。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提炼医院感染防控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价值意蕴,剖析DRG支付模式下医院感染防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DRG支付模式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实施路径。此路径强调“临床为导向”的全员院感,“重点环节为抓手”的全过程院感,“多维度介导”的全方位院感,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不谋而合,有助于实现感染防控助力效率提升,是对新医保政策下医院感染防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综述
  • 综述
    郑林彤, 刘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Nod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ein 3,NLRP3)与癌症的进展有关,但结论不一。而关于NLRP3炎症小体的双向调节机制在人类乳腺癌进展中发挥的作用,目前还未有完善的体系概括,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对NLRP3炎症小体在人类乳腺癌进展中发挥的作用、相关机制通路以及未来可能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 综述
    孙亚洲, 张毓静, 唐成和, 曹银利, 宋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新生儿耐药在新生儿病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可通过广谱灭菌、免疫调节等作用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作者就抗菌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及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生儿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 综述
    喻乔, 周江湖, 马维邦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结构退变、周围软组织继发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O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断关节软骨退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O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报道证实,lncRNA浆细胞瘤变异异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正常人群和OA患者软骨中存在差异表达,深入研究提示其参与OA发病机制调控。因此,本文旨在综述lncRNA PVT1在OA的作用及机制。
  • 综述
    田亚, 曹洪庆, 赵德贞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钇[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已被多个国际指南及专家共识认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在国内多家肿瘤介入诊疗中心开展应用。本研究将从钇[90Y]微球的类型与作用机理、剂量学分析、适应证与禁忌证、经济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 综述
    张显彬, 于眉, 李玲, 裴明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外源性药物(如化学药物、传统中药和膳食补充剂等)引起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肝损伤、自身免疫综合征、无症状的肝脏功能异常、急性肝衰竭。DILI发病机制复杂,其严重程度与药物理化性质和患者的体质因素有关,DILI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本综述通过对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阐述了DILI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