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宋杏丽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创面修复的研究方法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且成果卓著。创面修复的研究方法特点明晰,从皮肤创伤到器官功能,从细胞因子到再生机制,从医药到材料,由物理化学手段到生物技术,由人工到智能,从单一手段到多学科介入模式。创面修复研究的进展带给我们重要启示,即激活再生潜能,促进无瘢痕愈合。从哲学方法论层面思考,会发现新的视野及境界,其研究将对医学、生物学乃至其他门类学术研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论著
  • 论著
    程振宇, 王帅, 唐丽平, 李晓亮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烧伤患者院内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我院烧伤科进行治疗的重症烧伤患者152例,将出现MRSA感染的患者设为感染组,出现MSSA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各76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使用不同剂量的利奈唑胺治疗,将感染组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38例,对比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Ⅲ度烧伤和医护人员侵入操作时间均会对重症烧伤患者出现院内MRSA感染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侵入操作种类、致病菌种数、性别、手术次数和换药次数对患者MRSA感染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Ⅲ度烧伤和侵入操作时间均和重症烧伤患者出现医院MRSA感染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Ⅲ度烧伤、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医护人员的侵入操作时间均是重症烧伤患者出现院内MRSA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过对比,利奈唑胺高剂量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Ⅲ度烧伤和侵入操作时间是造成重症烧伤患者院内发生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高剂量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论著
    阮开学, 陈芳, 邓少琦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联合糖链抗原72-4(CA72-4)、胃蛋白酶原(PG)、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3月内镜中心常规行内镜检查的疑似胃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胃疾病组(n=54)及胃癌组(n=36),入选患者均接受Cyclin D1、CA72-4、PG、CEA检测,比较各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胃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CEA、CA72-4、PGⅡ水平,Cyclin D1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胃疾病组,PGⅠ水平低于良性胃疾病组(P<0.05);TNM分期Ⅰ~Ⅳ期患者CEA、CA72-4、PGⅡ水平,Cyclin D1阳性率逐渐升高,PGⅠ水平逐渐降低(P<0.05);CEA、CA72-4、PGⅡ水平,Cyclin D1阳性率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GⅠ水平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5项指标单独检测对胃癌均具有诊断价值,但相较而言,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AUC更高,为0.906,约登指数为0.713,且敏感性、特异性均在85.00%以上。结论 Cyclin D1联合CA72-4、PGⅠ、PGⅡ、CEA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论著
    李振, 宁姗姗, 郭影, 叶美红, 宋源源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瘦素(leptin)表达水平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共计12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及经检查后为肺部良性疾病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各60例。对比三组患者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对比不同分期以及不同细胞分化程度患者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分析血清中HE4、CEA和leptin水平与肺癌分期以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中HE4、CEA、leptin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Ⅰ~Ⅱ期组患者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组(P<0.05);高分化组血清中HE4、leptin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分化组以及低分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HE4、leptin和CEA水平与肺癌分期以及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表明,HE4、CEA、leptin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49、0.879以及0.958。结论 肺癌患者的血清HE4、CEA和leptin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E4、CEA和leptin指标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
  • 临床经验
  • 临床经验
    张家盛, 陈浩宇, 陈建永, 杨松, 王锦辉, 高峻青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后形成骨肌腱外露创面的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7例,上肢3例,年龄2~8岁,平均4.4岁。患儿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清创并以负压海绵封闭创面;创面无感染症状后以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并以负压海绵封闭引流,待2~3周创面人工真皮血管化后,取健侧大腿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观察植皮成活情况,记录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5~18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植皮区瘢痕情况及患肢功能活动情况。结果 人工真皮移植术后,各创面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植皮术后,1例创面面积较大患儿植皮边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9例患儿所植皮片全部成活,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8~27d,平均(20.51±2.17)d。随访5~18个月,10例患儿患肢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3~7分,平均(4.82±1.38)分,植皮未见破溃,色泽质地良好,瘢痕增生轻,伤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效果良好,其操作简便,损伤少,瘢痕增生轻,是临床上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
  • 临床经验
    李莎, 余琨玲, 马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局麻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供精人工授精(AID)准入前输卵管及盆腔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拟行AID准入前检查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局麻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观察组)与输卵管造影(HSG)检查术(对照组)。检查两组输卵管通畅度及盆腔情况;对两组种检查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检查输卵管通畅度,观察组盆腔异常检出种类及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多;两组术中疼痛感及并发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就诊周期内接受生殖医生评估的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单孔腹腔镜技术可以直观准确评估AID患者的输卵管及盆腔情况,在检查同时能治疗盆腔简单疾病,或中转为常规(宫)腹腔镜进行复杂手术。该技术准确、安全、简便,能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周期,可以作为AID准入前输卵管及盆腔检查方法的一个补充。
  • 临床经验
    马云飞, 韩光磊, 李振, 刘俊明, 李培恒, 王可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阴历、节气、子午流注等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分析各类型急性中毒患者在时间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9年2月4日(立春)~2023年2月3日(立春前一天)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422例,其中农药中毒294例,药物中毒75例,乙醇中毒38例,其他中毒15例。运用Excel 2021行圆形统计和Fisher exact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急性中毒在时间上的流行病学规律。结果 共422例患者纳入研究,4年中农药中毒仍为首要原因(69.7%),有机磷中毒为主要类型(33.6%),药物中毒构成比例有所波动,但占比仍较高,其中镇静类药物居多。农药中毒以夏季(22.0%)、秋季(19.7%)发病为主,发病节气上存在集中性,发病的高峰节气为小暑,相对高峰期为惊蛰至立冬,但其发病与一日之中阳气升降无明显相关性。另外药物中毒、乙醇中毒、其他中毒在发病节气和一日之中的阳气升降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率最高,在季节、节气上有一定特征,存在高峰节气,有一定的时间医学流行病学规律,药物中毒、乙醇中毒、其他中毒在节气、季节、一日之中阳气的升降中无明显相关性。
  • 临床经验
    盖钧伟, 刘淼, 李艋, 徐子强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药物解痉治疗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感染控制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4月1日~7月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应用解痉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抗感染及镇痛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痉药物治疗,连续治疗3天。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解痉治疗对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协同控制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临床经验
    于倩倩, 韩锐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5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临床预后转归状况分为死亡组(n=25)和存活组(n=80)。分析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探讨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105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头痛47例(44.76%),乏力38例(36.19%),咽痛37例(35.24%),头晕35例(33.33%),腹泻31例(29.52%),持续性咳嗽25例(23.81%),意识模糊24例(22.86%),呼吸困难22例(20.95%),腹胀21例(20.00%),肌肉酸痛15例(14.29%)。死亡组年龄、肌钙蛋白Ⅰ和肌红蛋白水平高于存活组,淋巴细胞计数、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存活组,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基础疾病≥3种、合并急性肾损伤、休克、继发感染占比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频率、发病至入院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休克、继发感染、肌钙蛋白Ⅰ水平偏高、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肌红蛋白水平偏高是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偏大、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休克、继发感染、肌钙蛋白Ⅰ水平偏高、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和肌红蛋白水平偏高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影响预后转归的相关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
  • 临床经验
    高莹, 桂枫, 刘欣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并比较半导体激光与Nd:YAG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IT)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诊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双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8月~2022年3月间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Ⅱ~Ⅲ期慢性牙周炎患者26例,依据不同的处理方式设置3个组:T1组(半导体激光+IT组)、T2组(Nd:YAG激光+IT组)和C组(单纯IT组)。将口腔分作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象限,参照随机数字表将各象限随机分入T1、T2、C1、C2组(C1、C2均为C组,最后统计时二者合并),并按照各组处理方式对各象限患牙进行操作。将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作为观测指标,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内检验选择配对t检验,组间检验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补充做Bonferroni分析。结果 T1、T2、C组在治疗前BI、PD、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3个月后,3组BI、PD、A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完成3个月后T1、T2、C组BI、PD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组治疗后BI较C组显著下降(P<0.05),T1组与T2组治疗后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组治疗后PD较C组显著下降(P<0.05),T1组与C组、T1组与T2组治疗后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完成3个月后T1、T2、C组AL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任2组间A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Ⅱ~Ⅲ期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半导体与Nd:YAG激光辅助IT均可显著改善BI;Nd:YAG激光辅助IT可同时显著改善PD,半导体激光则不具备此优势;两种治疗方法对AL的改善均无明显优势。
  • 临床经验
    林剑虹, 林明琼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玛巴洛沙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医院呼吸科确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共140例,其中男66例,女74例,年龄5~72岁。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炎症标志物水平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咳嗽咳痰、发热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玛巴洛沙韦在治疗流行性感冒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加速患者康复,减轻流感症状,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 临床经验
    梁卓荣, 莫均杰, 陈锦棠, 梁宇闯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诊疗肺小结节,在术前定位中分别采用亚甲蓝注射和Hook-wire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小结节患者展开研究,拟实施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术,根据术前定位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亚甲蓝注射定位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Hook-wire技术定位的5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定位准确率和所用时间、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开胸手术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定位成功率高,但所用时间长(P<0.05);两组术后1d FEV1低于术前,PEF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1d FEV1、P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与开胸手术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小结节患者电视胸腔镜术前定位中,与亚甲蓝注射定位相比,Hook-wire技术定位用时较长,但定位成功率更高,且两组定位技术均不影响患者肺功能,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安全性高。
  • 临床经验
    李鹏荣, 林文荣, 吴华澍, 刘晓东, 王书苗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联合近端结肠灌洗和先放置结肠减压管后择期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109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结肠灌洗组(n=52)和结肠减压组(n=57),结肠减压组治疗方案为术前先使用结肠减压管进行减压,待肠梗阻解除后进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灌洗组治疗方案为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术中进行近端结肠灌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康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结肠减压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结肠灌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减压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结肠灌洗组时间短,且结肠减压组术后疼痛评分较结肠灌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7.02%)较结肠灌洗组(21.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联合近端结肠灌洗和先放置结肠减压管后择期行Ⅰ期切除吻合术两种手术方案比较,后者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方面效果更好。
  • 病例报告
  • 病例报告
    吴颖烨, 刘欣欣, 李钦峰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表现复杂,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男性患儿,周身多发黄色丘疹半年,逐渐增多,皮肤CT提示皮损区可见棘层变薄,基底层大致正常,表皮突增宽,真皮浅层可见大量高折光细胞浸润;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组织细胞片状增生,其间散在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最终诊断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暂不予治疗,随访1年,肿物逐渐消退。
  • 病例报告
    李宁, 许永明, 张成超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后瘤腔继续扩大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减少破裂死亡率。收集2023年收治的1例AAA腔内修复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原因,并进一步行腔内修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建议AAA行腔内修复术后,应去除复发危险因素,定期复查,从而降低复发率。
  • 医学技术
  • 医学技术
    文新瑜, 杜涛, 黄淼林, 张兰, 易振, 周静辉, 尚明夏, 谢惠婷, 纪宏岩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脐带真结在产前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3年1月的分娩病例11 415例,其中脐带真结32例,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有4例脐带真结被漏诊(漏诊率12.5%),在超声产前诊断中,30例被诊断为脐带真结,其中于产后确诊28例,准确率为87.5%。有2例假结被误诊为真结。结论 通过在孕11周+1~13周+5的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期间开始追踪脐带全程,以及在孕23周和孕30周左右重点复查追踪脐带全程,掌握脐带真结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灵活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PDA)模式及三维表面成像模式,多时段多角度的顺序扫查,可以显著提高脐带真结超声产前诊断的符合率。
  • 中医中药
  • 中医中药
    袁继承, 周芳, 牛忻, 郜文起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党参猴头菌汤的不同制备工艺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炖制法、炒制法制备党参猴头菌汤各20份,观察药膳煎煮时长、煎煮功率对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两种制备方法在文火300W煎煮下各时段汤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炒制法煎煮60min时汤液中党参炔苷含量最高,煎煮80min时蛋白质含量最高,炒制法在下入猴头菌后40min汤液多糖含量最高(P<0.05)。两种制备方法在文火800W煎煮下各时段汤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炒制法煎煮60min时汤液中党参炔苷以及蛋白质含量最高,炒制法在下入猴头菌后40min汤液多糖含量最高(P<0.05)。同一制备方法下,800W功率组的有效成分含量普遍高于300W功率组(P<0.05)。结论 党参猴头菌汤的制备工艺优化能显著增加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其中炒制法和高功率煎煮方式更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提取,值得推广。
  • 中医中药
    蔡咸湘, 吴沁园, 胡炜圣, 刘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作为重要治疗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反应。祖国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属于“药毒”范畴,化疗药物进入人体,胃失和降,浊阴不降;脾气受损,清阳不升,清浊相干是乳腺癌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关键病机,提出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关键在于调和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的正常功能。因此,以升清降浊为治疗核心,升清之法以风药升阳、降浊之法以辛苦通降,因势利导以气化为和,为乳腺癌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 中医中药
    尹琳琳, 柳静, 童建霞, 管素霞, 胡悦颖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女童性早熟的基本病机是肾阴亏虚为本,导致阴不制阳、相火偏亢、肝阳亢盛、痰瘀互结、冲任不固,病位以肾、肝为主,治疗应肝肾同治,以滋肾养阴、清肝泻火、软坚散结为基本方法,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加健脾和胃、化痰祛瘀、宁心安神之品,使患儿阴阳趋于平衡,生长发育回归正常水平,并促进身高的增长。
  • 护理
  • 护理
    玉琴, 马强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高血压(Hypertension,HP)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TRA-PCI)后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适宜时间。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我院经TRA-PCI治疗后使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止血的CAD合并HP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A组加压4h,B组加压6h。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特性、出血情况、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及患者疼痛与舒适度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穿刺切口出血、局部血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4h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A组患者(此时A组患者已结束加压止血2h)的SpO2高于B组患者(此时B组患者刚结束加压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桡动脉闭塞和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和血管损伤、手术侧手部肿胀发生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VAS评分低于B组患者,舒适度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合并HP患者TRA-PCI术后使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4h的止血效果与6h相当,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提高舒适度。
  • 综述
  • 综述
    钱煜雯, 罗立波, 廉源沛, 申春悌, 颜晓静, 刘潘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关联,严重影响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本文综述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常用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以及近几年针对这一合并症的中药方剂的研究进展,在现代常规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能显著增加疗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抑郁评分,并且相比于抗抑郁药,中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的优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 综述
    刘新博, 耿婉如, 宋颖, 艾荣杰, 唐克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CD228又称为黑色素转铁蛋白(Melanotransferrin,MTF)是一种新兴起研究的肿瘤相关蛋白,为转铁蛋白(Tf)超家族的成员,有膜结合蛋白(mMTF)和分泌蛋白(sMTF)两种存在形式。其疏水端可通过一个高亲和力铁结合位点与铁结合,但并不参与铁代谢。目前研究提示,CD228参与癌细胞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黑色素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分化及肿瘤的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CD228的基因位点、分布、结构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为CD228在肿瘤中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综述
    赵梦洋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颅脑损伤等病症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目标是通过去除一部分颅骨来减轻颅内压力,以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防止进一步损伤。脑积水是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汇总近年有关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相关研究,总结术后脑积水的病因、影响因素和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治疗此类并发症提供依据。
  • 综述
    杨海燕, 夏宇, 王萌萌, 努尔孜巴·艾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主要由感染引起,其中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而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诱因。当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否伴有感染以及感染的具体诱因缺乏统一和可靠的标准,因此存在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导致病情延误。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准确干预AECOPD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AECOPD气道炎症与炎性标志物密切相关,这些标志物在疾病的诊断、鉴别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了高度的准确性和应用潜力。本文就炎性标志物对细菌感染引发的AECOPD的诊断、鉴别和预后评估以及用药指导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综述
    李杰, 王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脓毒症诱发的凝血病是脓毒症的主要并发症,其特征是全身炎症和凝血的激活,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器官灌注受损以及随后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诱发的凝血病发病率高,可导致更高的死亡率,早期识别脓毒症诱发的凝血病极为重要。目前尚无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脓毒症诱发的凝血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尽早识别脓毒症诱发的凝血功能紊乱,早期干预可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